(吉隆坡27日讯)警方在过去10年共接获超过2万宗失踪人口投报,其中未成年人士占了超过一半,且以女性居多,但不幸的大幸是,其中超过99%的未成年失踪者被寻获时没有生命危险。
武吉阿曼刑事罪案调查局副总监(情报/行动)法迪尔向英文《星报》指出,数据显示,警方在过去10年共接获逾2万宗失踪人口投报,其中以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士居多,共计1万3969人。
“从整体数据来看,女性占了将近60%;从18岁以下的失踪人口来看,未成年女性占了92%左右,共计1万2882人。”
他说,上述现象引发人们对青少年安全隐患的重视,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,在未成年群体失踪投报中,13岁至15岁就有 7426人,占了超过50%。
“最多未成年者失踪投报的是雪兰莪(2101 人),其次是柔佛(1952 人),再来是吉打(1,493 人)。”他说,以过去2年的数据来看,去年的未成年失踪人数比前年增加36%,13岁至15岁的青少年占最多数。
但他说,涉及 18 岁以下的失踪投报中,高达98%投报已经结案;其中99.6%,共计1万726名失踪者被寻获时仍安全,其余的则不幸死亡。
“未成年人士失踪的原因包括离家出走寻求自由、家庭问题、发生事故或成为罪案受害者等。”
至于18岁以下的其他年龄群体,他说,第二高的是16岁至17岁(5561人),接着是7岁至12岁(785人),以及7岁以下(197人)。
另外,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群体失踪数据,他说,失踪人数占最多的是21岁至25岁(1219人),其次是18岁至20岁(1195人),以及61岁及以上(1015人)。
“警方已解决其中85.8%投报(6653宗),其中90.6%(6025人)被寻获时仍存活。”他说,以过去2年来看,去年的成年群体失踪投报比前面增加了22%。
“失踪原因除了和家人发生误会和纠纷,还有逃债、心理健康问题和发生事故等。”他强调,为了减少失踪现象,执法单位、社区组织和民众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。
“各个单位透过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,比如校方能提高学生们的个人安全意识,解释遇到的风险,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。”
法迪尔也从科技层面提及,能透过社交媒体宣传相关意识、推出追踪所在位置的应用程式和紧急警报系统等。
“不仅如此,为高危人群提供咨询、康复和重返社会计划也很重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