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》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调高0.2个百分点,达3%;阿根廷仍然维持在5.5%。报告还估计,到今年年底,阿“年通胀率预计将达到18%-23% 左右”。
图片
阿根廷的5.5%,怎么看?
如果只看统计数字,对于仍处在剧烈调整过程中的阿根廷来说,5.5%的增长预期确实不低。基金组织认为,阿比较基数较低,加之米莱政府执行的紧缩路线:压缩支出、放开汇率、暂停补贴这些举措短期内压住了通胀,也为恢复财政平衡赢得了空间。
如果这些政策能保持方向不变,外部条件又相对温和,2025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不足为奇。但技术层面的推论与街头实际温度还有不小的距离。
阿经济结构问题早已不是“有没有增长”这么简单。真正的问题在于增长靠什么、分配给谁、能不能持久。
米莱政府的调整政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初步信任,也得到IMF的正面评价。但其代价是国内消费持续紧缩、公共服务瘦身、大量依赖短期资本流入稳定汇率。这套做法是否能撑到2025年并发挥出拉动效果,是一个未解的问号。
此外,社会的不确定性正在积聚。通胀虽有所缓解,但工资收入远未跟上;贫困率依然高位运行;劳动力市场复苏有限。人们口袋里的感觉,并不会随着GDP曲线的翘起而自动改善。
全球形势略有起色,但远未脱困
这一次全球增长预期上调,原因主要有三:美国最终没有把关税提得太高;美元略微走软,改善了其他经济体的出口条件;部分发达国家财政略微扩张,刺激了短期需求。
但IMF也提醒,这种改善属于“边际修复”,整体增长依旧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。2024年全球增长预计为2.8%,而2000至2019年间的平均为3.8%。
金融层面,债务水平居高不下。多个国家的财政空间已接近极限。一旦利率再次波动,容易引发局部金融紧张。这对于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新兴国家,影响尤其敏感。
报告特别提到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:
贸易政策波动:如果美国恢复此前提出的高关税,全球贸易量与投资信心将再次承压。
财政与货币空间受限:部分国家公共债务高企,一旦出现流动性紧张,政策应对能力有限。
地缘政治紧张与供应链风险:中东局势、俄乌冲突、台海动向等均可能影响全球商品市场与原材料供应。
此外,IMF预测,全球贸易在GDP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57%,下滑至2030年的53%。这一趋势若成定局,全球化红利也将进一步收缩。